鳞纹地鹃

Scale-feathered Malkoha Dasylophus cumingi

鳞纹地鹃(英文名:Scale-feathered Malkoha,学名:Dasylophus cumingi),是鹃形目杜鹃科蓬冠地鹃属的鸟类。壮观的大型、长尾杜鹃科鸟类,体型与红冠地鹃相近。其特征为黑褐色体羽,头颈部灰色,前额和喉部具白色鳞状光泽蓝黑色羽毛,翅膀和臀部呈光泽暗绿至蓝色,尾羽黑色带白色尖端,胸部栗色,腹部暗黑色,眼周裸皮红色,喙黄色,虹膜红色(幼鸟为深棕色),足灰色。广泛分布于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岛、马林杜克岛和卡坦端内斯岛,常见于各种森林环境,包括松树林。

外形特征:成年鳞纹地鹃体长约40-42厘米,尾羽占约22-24厘米。雄鸟体重148.5-204.3克,雌鸟121.1-194.8克。全身暗棕色,头部灰白色,额头、喉部和头顶具有扁平、鳞状的蓝黑色光泽羽毛,翅膀和臀部呈光泽暗绿至蓝色,尾羽黑色并有白色尖端。胸部栗色,腹部暗黑色。眼周裸皮红色,带有小疣点。喙淡奶油色至棕色,脚灰色。幼鸟头部、翅膀和身体暗红棕色,背部、臀部和翅膀逐渐变为黑色并带有蓝绿色光泽,尾巴灰黑色,有大白色尖端;颈项锈红色;头部鳞状羽毛在鸟仍短尾时开始生长。

鸣叫特征:发出金属般的口哨声,通常比蓬冠地鹃的叫声更高亢,包括爆炸性的‘quizzzz-kid’或‘whizzzz-kid’,各种奇特的嘶嘶声、喘息声和咔哒声,以及鼻音‘blaeaeae’或嘶哑的‘raeaeaeb’,还有轻微的‘ptr’和更深沉的‘krr’随后是更高的‘krii-aeae-aeaeae’。

生活习性:栖息于低地到海拔2000米的森林,尤其在锡亚拉马德雷山脉300-760米高度最为常见,偶尔在3500米的道尔顿山口有记录。主要在森林的较低层觅食,能攀爬至12米高的藤蔓,甚至在湿润森林的树冠高达40米处。常单独或小群体活动,经常在混种群中发现。

生长繁殖:繁殖季节可能为3月至5月,基于幼鸟和生殖腺数据的估计。巢是一个脆弱的杯状结构,放置在密集的下层植被或高树上。在圈养环境下,一次产2-3枚卵,孵化期大约22天。

区别辨识:蓬冠地鹃相比,鳞纹地鹃体型略大,有明显的白色兜帽,头部有独特的鳞状羽毛。两物种在分布区域内共存,但通过羽毛颜色、头部特征和叫声可以轻松区分。

保护现状:IUCN:LC(无危)。在大多数森林类型中数量似乎相当可观,但持续的森林破坏构成重大威胁。在曼谷北边的安加特集水区和奎松国家公园等地有记录,尽管面临保护挑战,但在帕塔帕特-卡尔巴里奥国家公园较为常见。

地理分布:主要分布在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岛、马林杜克岛和卡坦端内斯岛。在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的分布情况相同。

其他:被命名为纪念采集者休·库明。

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鳞纹地鹃的信息:

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

声明: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,仅供参考,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

粤ICP备17132527号-1 | 隐私政策 | 使用条款 | Ⓒ2017-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